(1)价值引领,文化传承,勇担新药自主创新使命
深入挖掘,系统构建,让思政元素“进计划、进大纲、进教案、进课堂”,逐渐形成“门门有思政,人人讲育人”的药学课程思政体系。依托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实习基地和庐山深厚的历史人文,通过野外实习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,让学生完成“上山满目皆草,下山遍地是药”的蜕变,形成药学“行走的思政课”特色。将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经典故事,融入到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,形成课程思政典型。将我校创新药金线莲苷的研发历程完整展示给学生,用身边的药物创新实例,让学生认识到中医药宝库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,传承中医药文化,坚定文化自信,以“为国人做好药、做适合国人的药”为己任。
实施“一院一品”思政行动计划;举办“药学成才之路”校友讲坛,让优秀校友分享创新创业经验,增强新药研发使命感;实施“萤火虫计划”夜跑活动,弘扬体育精神;开展“金秋艺术节”等活动,陶冶艺术情操;成立“琼草社”等学生社团,磨炼劳动品格。五育并举,根植守正创新、勠力奋斗的家国情怀。
(2)交叉融合,紧跟前沿,构建新药研发创新链“药+X”课程体系
在传统的以化学为基础的药学课程体系基础上,整合优势资源,强化药学与医学、生物、工程的交叉融合,扩大广度,增加深度,提升高度,构建以药物研发创新链为主线的交叉课程体系,完善新药研发创新链知识结构体系。
教师团队交叉融合:依托“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和转化医学研究”等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交叉研究团队,通过校内双聘基础医学,生命科学,临床医学、化学等与药学紧密相关学科师资,组建了药学交叉学科教学团队。
多学科联合开课,扩大广度: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,依托综合实力雄厚的同济医院、协和医院等多家附属医院,在传统的以化学为基础的药学课程体系基础上,整合优势资源,强化药学与医学、生物、工程的交叉融合,完善新药研发创新链知识结构体系。由药学交叉学科教学团队分别讲授药理学、生理学等医学课程,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生物信息学等生物课程,临床药理学、临床药物治疗学等临床课程。
纵向贯通本硕课程,增加深度:依托交叉学科教学团队,对本硕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,有机融合,增加课程深度。如将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从48增加到64学时,将硕士研究生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课程的核心内容融入其中,大大提升了本科毕业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的深入理解,为基于天然产物的创新药物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增设前沿交叉课程,提升高度:依托交叉学科教学团队,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,围绕新药研发创新链,开设了新药选题与研究(药学-临床-基础-生科)、分子模拟与计算药物设计(药学-生科-化学-工程)等前沿交叉课程;基于创新药金线莲苷等相关科研项目,开设了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(药学-基础-生科-化学-工程)等探究性实验课程,内容涵盖整个新药创新链,强化了创新药物研究实训,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。
药学专业课协同开设:依托交叉学科教学团队,将课程内容相关、处于创新药研发全链条相近环节的部分药学专业课程整合,增强药学课程间的交叉融合,如将药物化学-药理学协同开设,两门课程相关教师组成药化-药理教学团队,协同备课、授课,为学生理清知识结构,系统培养学生创新药物研发思维。
科教融合,强化原始创新:建设了开放性实训平台,基于金线莲苷等科研项目,实施创新创业“双向百分百”计划(100%的老师和学生参加)和“四早”计划(早进实验室、早进课题、早进团队、早进科研前沿),引导学生走向创新药物发现的前沿。
产教融合,突出产业创新:依托16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、校企联合实验室等,由产业经历丰富的教师带队,到企业开展暑期综合实习和专题实习,让学生走进医药产业创新前沿。
国际合作,拓展国际视野:与德国马尔堡大学互派学生开展三个月的毕业实习,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;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Kobilka教授等为本科生开设暑期国际课程;举办华中大-海德堡大学日等学生学术交流活动;组织学生赴美国布朗大学、英国曼彻斯特大学、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参加暑期夏令营。
“一生一药”创新计划:整合药学、临床医学、基础医学等多学科及企业师资,组建教师指导团队,实施“一生一药”创新计划。各小组学生选择基于基础/临床研究的药物靶点,设计一批药物分子,每人选择一个药物分子,系统完成药学、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等,整理新药注册材料,模拟临床试验,形成“新药产品”,完成新药研发创新链各环节。